《钟摆》是澳大利亚著名编舞家露西·格林与打击乐艺术家马蒂亚斯·沙克-阿诺特共同创作的大型表演装置作品。这部由墨尔本RISING艺术节委约创作的作品,荣获2021年绿屋奖,并受邀登上威尼斯双年展等重大国际艺术平台。
这部突破传统的作品通过39座精密设计的互动钟摆装置,构建了一个融合舞蹈、声音与装置艺术的舞台。每座钟摆都配有扬声器、光源及传感器。在舞者的操控下,钟体实时生成动态的声光反馈,包括灯光效果以及从清脆铃音到低沉嗡鸣的多层次声效变化。
表演中,7名舞者以精湛的技巧与钟摆展开对话。他们通过投掷、接住、阻滞、旋转、闪避和抵抗等动作与之互动,在控制与失控的边缘创造张力。舞者既要对抗重力惯性,又需借势引导摆动,在精准控制与即兴反应间展现人类与物理规则的博弈。
作品通过机械运动与舞者表演的对话,探讨时间、重力与存在的本质。钟摆匀速而不可阻挡的运动象征着时间的客观流逝与物理规则的恒定,而舞者充满张力的介入与互动则艺术化地呈现了生命对既定规则的反抗与调适。在这永恒运动的场域中,人类试图控制钟摆无休止起落的努力,既彰显了肉体在对抗物理法则时展现的力量与脆弱,又映照出人类在永恒流动中寻求意义的动人姿态。
《钟摆》不仅重新定义了舞蹈与装置艺术的结合方式,更通过沉浸式的声光体验,引领观众踏上一场关于时间与存在本质的冥想之旅。 在这个机械与生命交织的场域中,每个人都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对时间的独特解读。
露西·格林
艺术总监
屡获殊荣的编舞家露西·格林出生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1982年毕业于表演艺术中心,随后先后加入罗素·杜马斯(Dance Exchange)和纳内特·哈索尔(Dance Works)的舞团。格林于1989年移居纽约,在纽约的七年间,她先后加入特雷·奥康纳舞蹈团、贝贝·米勒舞团及莎拉·鲁德纳舞团,并开始创作首个编舞作品。
2002年,她在墨尔本创立露西·格林舞蹈团(LGI),致力于支持舞蹈新作的开发与创作,重点在于挑战和拓展舞蹈的理论与实践,并构建充满活力的舞蹈艺术家社群。
格林的作品融合电影、文字、音乐、设计与视觉艺术,与众多艺术家展开跨界合作。新作通过实验性创作过程诞生,她致力于在作品中构建微型社会,从个人身体与空间、节奏及他人的关系中衍生出独特规则。舞者是她最重要的创作伙伴。
格林曾受到多个组织的委约创作,包括米哈伊尔·巴瑞辛尼科夫的白橡树舞蹈项目(美国)、里昂歌剧院芭蕾舞团(法国)、Chunky Move舞蹈团(澳大利亚)、鹿特丹舞蹈工作室(荷兰)、斯科讷舞蹈剧院(瑞典)及拉姆伯特舞蹈团(英国)等。其获奖荣誉包括悉尼迈尔表演艺术奖、纽约舞蹈表演奖(“贝西奖”)以及多次绿屋奖、赫尔普曼奖和澳大利亚舞蹈奖。2016年,格林荣获澳大利亚舞蹈委员会舞蹈奖,2020年获颁澳大利亚勋章。
露西·格林舞蹈团(LGI)
由露西·格林创立的澳大利亚舞蹈公司
露西·格林舞蹈团(LGI)由艺术总监露西·格林于2002年在墨尔本创立,是一家致力于挑战和拓宽当代舞蹈艺术的澳大利亚舞蹈公司。自2018年起,LGI一直位于墨尔本北区自己的场地——WXYZ工作室。
LGI以其小规模团体中舞者的高超技艺与独特创意而闻名,致力于挑战并拓展当代舞蹈艺术的边界。LGI通过两种方式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通过创作新的舞蹈作品,这些作品经常在国内和国际上巡回演出;其次,通过在WXYZ 工作室里开展广泛的工作室项目,以支持新兴和成熟艺术家的创作。新作品的创作采用实验性的创作过程,可能涉及声音、视频、音效、文本和设计,以及格林清晰的肢体动作。
LGI采用灵活的创作模式,重视创作过程中的研究与冒险精神,挑战既有的舞蹈观念。他们不懈的编舞探索,致力于追求视觉、情感和肢体上的启示,这些启示在其他艺术形式中无法产生或传达。
在过去的21年里,LGI已经从一个支持格林舞蹈项目的机构发展成为一个支持墨尔本独立舞蹈艺术家发展的组织。通过一系列驻留、课程、研讨会、展示和辅导项目,顺应了当今世界舞蹈和编舞正在不断产生变化的环境。
马蒂亚斯·沙克-阿诺特
艺术家、作曲家和打击乐手
马蒂亚斯·沙克-阿诺特是是一位澳大利亚艺术家、作曲家和打击乐手,其作品涵盖现场表演、公共艺术和装置艺术。过去十年间,他一直致力于构建独特的动态系统,以创造令人震撼且视觉上极具冲击力的声音世界。
《卫报》曾将其作品描述为“视觉与听觉的极致享受”,马蒂亚斯的作品曾在悉尼艺术节、墨尔本艺术节及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等重要艺术节与当代艺术机构呈现。
马蒂亚斯曾与众多顶尖音乐家合作,包括史蒂夫·莱希(美国)、克莱尔·蔡斯(美国)、陈银淑(韩国)、齐娜·珀金斯(美国)等人。作为表演者,他曾在巴比肯艺术中心(伦敦)、鲁尔三年展(德国)等地演出。作为音乐家,马蒂亚斯曾以独奏家及合作者的身份与澳大利亚多家顶尖艺术机构合作,包括澳大利亚艺术管弦乐团,阿德莱德交响乐团以及墨尔本交响乐团。
西岸梦中心 梦工场